“研学旅行执业人”培养刻不容缓

内容提要:

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矛盾的主要变化,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正在由“有学上”向“上好学”加速转变。研学旅行顺应了这种大趋势,学校的管理者、执教者、学生家长还有提供研学旅行服务的社会机构,对研学旅行的真正内涵和定位要有相当清晰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毫无疑问,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跨界融合使研学旅行成为社会热点。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一.研学旅行职业人

研学旅行的主体是未成年人,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尚未完善,对孩子的引导和安全保障不能用纯教育或纯旅游产品中的常规方法,“研学旅行执业人”便成了连接研学旅行目的地、活动课程、家长、学校和孩子的最重要纽带,也是解决突发事件的核心,影响着孩子最终的研学体验和收获。面对不断增加的研学旅行教育需求,合格的“研学旅行执业人”成了研学旅行教育的“新宠”。

“研学旅行执业人”是指策划、制订或实施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方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组织和指导中小学生开展各类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活动的从业人员。这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团队,简单地说,要包含3个层面的人员:一是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二是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的毕业生;三是提供旅行服务的旅行商(旅行社经理、导游等)。现在,我国研学旅行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要保证研学旅行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教育的“美好”需要,合格的“研学旅行执业人”队伍建设是刚需。

二.研学旅行执业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

“研学旅行执业人”是新时代新业态催发出来的新职业岗位,其素养也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笔者认为:“研学旅行执业人”的关键素养要素表现在3个方面:品德素养、知识素养以及技能与能力素养。

01 品德素养

首先要具有鲜明的“政治站位”,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其次是要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情怀、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意识,加强“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不断学习、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友善感恩,敬业乐业、尽责尽心”等职业修养。

02 知识素养

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文明旅游、旅行和服务知识,研学旅行资源知识,政策法规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美学知识,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中小学“学习内容”知识等。

03 技能与能力素养

主要包括规划与设计能力,组织、指导、管理与协调能力,引发思考和对话、跟中小学生有效沟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

三.正思想、转观念、理思路、净身心、知业务、懂操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国家明确规定,研学旅行是教育教学活动,其执业人的品德、知识、技能与能力素养至关重要。随便把一个传统的旅行线路改头换面,生拉硬套地加入中小学内容,便委托旅行社落地执行,是极不负责的行为。因此,要提供高品质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和服务,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文旅部门共同出台相应政策,制订培养标准,完善评价体系,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资格培训和考核,最终实现所有的研学旅行执业人在执业之前都能接受“正思想、转观念、理思路、净身心、知业务、懂操作”的精准培训,以防范和杜绝研学旅行执业过程中的种种乱象,集中和整合最优的研学资源,做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研学旅行,推动我国研学旅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研学旅行执业人”培养刻不容缓

四.人力资源开发建设

当下,急需在顶层设计上开展以下3个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一是教育主管部门需对广大中小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解读培训、课程融合能力培训;二是高校尤其是师范类和设置旅游管理类专业的院校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包含“研学旅行”内容的校本融合课程,保证毕业的学生具备从事研学旅行方案的开发、设计和执行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三是针对提供社会服务的广大旅行商和“传统导游”群体,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出台激励和考核措施,实施正规的培训和资格认定,改变现在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的乱象。

结语

研学旅行是教育事业,是国家大计,关乎民族未来,关乎人民福祉,不能“唯利是图”,需要所有的从业人员有一颗爱心,秉承“为祖国谋未来,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尽职尽责、勇于担当、敢于作为。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豆瓣

相关新闻